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3月18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朝闻天下》栏目相继报道了集团所属北京康养门头沟区大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适老化改造多功能公共样板间。在这里,智慧化+人性化的设计为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带来福音,让我们跟随央视的镜头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可以灵活转动的水龙头、能上下调节的镜子、巧妙设计的升降橱柜……近日,北京市打造的首批9个适老化改造多功能公共样板间陆续亮相。其中,门头沟区大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以“去医疗化”为核心理念,打造了集起居、洗漱、沐浴、收纳等功能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可为前来参观的、有养老需求的家庭提供个性化适老装修改造方案。居室体验区配备隐藏扶手单人床、高回弹海绵沙发、电动马桶起身架等设施。同时,为保障老人起居安全与舒适性,在床尾设计了尾板,便于老人当做通行扶手使用;60厘米高的床头柜,便于老人支撑起身。厨房餐厅体验区通过燃气自动关闭阀、电动升降橱柜等智能设备,减少因老人健忘或行动不便引发的安全隐患。科普区及工作站采用展板、辅具展示墙等形式,普及适老化改造知识,并设置人体工学座椅和一对一洽谈区,提供定制化评估服务。自开放以来,样板间累计接待参观者超100人次,涵盖周边居民、老人家属及社区工作者。其中,已有30%的家庭进行了改造意向沟通。
门头沟区大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北京康养承运的第二家区域综合体项目,于去年年底建设完成适老化改造多功能公共样板间,旨在为全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树立新标杆,推动养老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
贴心设计,精准解决老年人生活痛点
1.隐形适老改造:打破“老年标签”
通过隐形扶手、调高家具尺寸等设计,改变传统设计的刻板印象。例如,厨房操作台下方储物柜的镂空设计,为轮椅老人的使用提供了便利;橱柜的下拉式结构,既方便老人操作又不失美观。
2.智能监测设备:保护隐私与安全
采用毫米波雷达监测技术和燃气自动关闭阀,实现“无摄像头”的隐私保护,确保老年人在享受智能安全服务的同时,隐私得到充分尊重。
3.个性服务定制:专业评估与智能辅具结合
通过OT作业、认知测试等专业性评估,可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方案。例如,为大关节受限的老人配置大拉手辅具;为认知障碍者提供智能药盒,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服务升级,五维沟通破解“畏难心理”
针对老年人关注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问题,该中心推出“五维沟通法”:
1.分层讲解:按照“基础安全→便利提升→智能辅助”的层级逐步递进讲解,避免信息过多导致老人难以理解;
2.场景体验:工作人员模拟展示起身、如厕等动作,让到访者直观感受设计合理性;
3.充分解读:依据《北京市适老化改造补贴指南》,为改造家庭解读“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的利好政策;
4.家属协同:向老人子女重点推介远程监护功能,缓解家属对独居老人照护的焦虑心理;
5.信任建立:提供改造前后对比图册,用案例验证实效。
实践案例,从“概念”到“落地”的温暖回响
77岁的张阿姨经过实地考察和工作站评估,相继完成了家中卫生间扶手、睡眠监测设备等居家养老设施改造。她反馈:“现在洗澡能自己借力,睡眠数据还能提醒健康风险,心里踏实多了!”
下一步,北京康养将深化“评估—改造—维护”全链条服务,进一步加强与街道、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努力为全市适老化建设提供个性化、可复制、可落地的“京能经验”。
上一条 :北京热力启动首都功能核心区老旧供热一次管网改造工程 下一条 :京西热电供热西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