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实现输煤与输电并举是山西实现转型的道路之一。在未来“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在晋北、晋中和晋东建设三大煤电基地,实施“输煤变输电”重大战略,以扩大晋电外送。
山西省煤炭资源总量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7.3%和25%,目前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电基地已被列入全国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
今年上半年,山西全省外送电量完成338.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6%,创历史新高。为进一步加大山西省晋电外送能力,山西省电力公司将尽快规划兴建晋北、晋中两座特高压变电站,扩建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以确保特高压输电线路项目与煤电基地电源项目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实现通过特高压电网分别向山东、湖南、江苏3个受电省份各输送1000万千瓦,总计3000万千瓦的电力负荷,每年可就地转化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针对目前煤炭价格上涨过快,部分地区电煤偏紧的问题,发展改革委已要求煤炭行业加强行业自律,稳定市场价格和预期,严格履行合同,不得限制煤炭出省,努力保障煤炭稳定供应。
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在北京召开部分省份煤炭生产工作汇报会。有关重点产煤省份煤炭生产监管部门、中央煤炭企业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此前,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全国煤炭会议上也要求煤炭行业加强行业自律,稳定市场价格。
据价格主管部门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煤炭企业利润过高,高煤价导致火力发电企业经营困难,迫使部分煤炭用户从国外市场进口煤炭,而巨额进口带动了国际煤炭价格的上涨。“我们的煤价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n
11月17日,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环保部“十二五”规划已经初步拟订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总量控制目标。到2015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10%,而COD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5%。
二氧化硫的总量控制延续了“十一五”的目标,而COD减排目标则降低了一半(“十一五”该项目标是减少10%)。“COD的目标降得如此之多,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化。”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员对记者说。
“十一五”期间,相比二氧化硫,COD的减排难度非常大。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上公开表示,“十二五”期间的减排方式,要从“十一五”期间的工程减排为主转换到结构减排为主。
对于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前10月份全国用电量数据,中电联近日发布前十月电力工业运行情况简要分析称,前10月电力装机供应能力增长已经持续低于发电量增长,对未来电力供需平衡造成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出来,尤其是东中部地区供应形势严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冬用电形势严峻,中电联的报告指出,前10月火电发电利用小时在持续回升,目前已经回复至2007年水平,目前用电形势与2007年水平相近。
进入冬季以来,电监会等权威部门都发布消息称,今冬用电形势紧张,最大用电缺口可能高达3000万至4000万千瓦。而此前也有业内人士批评,今冬用电紧张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发电厂发电亏损、发电积极性不高所致。据了解,目前我国70%以上的用电量依靠火电供应,所谓平均利用小时增加即表明火电设备运行时间比往年在增长。
年关降至,全国节能形势堪忧。
本报记者从地方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通过模型对各地区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全国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降低1.6%,与年初设定的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的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
本报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已确定了前三个季度各地节能状况的预警等级,其中5个地区为一级预警,11个地区为二级预警,14个地区为三级预警。
“鉴于节能形势严峻,国家将合理地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一位参加了全国节能主管部门系统节能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全国节能工作会议)的地方发改委官员对本报透露,“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前三季度工业拉动能源消费增长5.2%
根据电力行业2011年1-10月份统计数据分析,10月份,全国电力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环比明显减少带动全社会用电量环比减少,轻工业用电量增速继续明显低于重工业增速,制造业日均月度用电量规模有所回落,四大重点行业用电量继续保持高位。新增装机规模超过上年同期,但火电新开工规模及在建规模同比继续减小;东中部地区装机增速持续低于发用电量增速,未来供应能力比较严峻;水电出力连续5个月负增长,水电设备利用小时降至“十一五”以来同期最低水平;跨区送电量增速明显回升,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持续负增长。
一、电力消费情况
1、电力消费继续平稳增长
1-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89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797亿千瓦时,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物价局,各能源监管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
分布式发电就近利用清洁能源资源,能源生产和消费就近完成,具有能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低等优点,代表了能源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形态。目前,分布式发电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受到市场化程度低、公共服务滞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为加快推进分布式能源发展,遵循《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和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决定组织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现将有关要求和政策措施通知如下。
一、分布式发电交易的项目规模
分布式发电是指接入配电网运行、发电量就近消纳的中小型发电设施。分布式发电项目可采取多能互补方式建设,鼓励分布式发电项目安装储能设施,提升供电灵活
京津冀三地发改部门联合制定的《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近日印发实施,这是三地首次联合发布区域能源协同发展规划,内容涵盖八大领域协同,并以“计划+项目清单”方式明确了任务安排,旨在打造一体化的新型能源系统,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统筹与资源富集地区合作
此前,京津冀三地虽然地理相邻,但都是各自研究制定本辖区能源规划、缺少统筹。此次行动计划提出能源战略协同、能源设施协同、能源治理协同、能源绿色发展协同、能源运行协同、能源创新协同、能源市场协同、能源政策协同等“八大协同”。
北京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邓岷山介绍,为保障能源供应,三地将统筹考虑区域能源供应,加快外送通道能力建设,优化域内能源资源开发,推动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建设,共同推进与内蒙古、山西、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