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丰富的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举措,既抓住当下,又着眼未来,对于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也深刻阐释了党的纪律的作用:“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
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并系统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
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包括“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其中一项具体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突出强调“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并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具体部署。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