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在北京顺利举行。这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时代坐标意义的重要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未来5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出周密部署,不仅延续了自1978年以来历届三中全会都是部署改革的光荣传统,而且再次向全党发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强烈信号。
当前我国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基层党建的最新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强调“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把新兴领域党建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
2024年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国际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增进同共建国家友谊、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多种文明各领风骚,但都难以恒久,唯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如日之升、如月之恒。究其根源在于,中华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持续生发出创新理论,对自身予以滋养与关照。
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自我革命中具有引领意义和内生作用的关键环节。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入新时代,面对党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突出问题,我们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纯洁干部队伍,维护了党的形象,巩固了红色江山,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
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全力以赴把党中央确定的原则、明确的举措、提出的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