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这方面论述的三篇重要文章,文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贯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三卷,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把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美好憧憬即将全面变成现实。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脱贫攻坚总攻动员令。我们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这三个特色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民法典的底调和基色。民法典堪称“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所有法律中最具有生活品格的法律,“实践特色”的提炼,充分体现了民法典的这一特征。民法典的编纂立足中国国情和中国实践,以现行民事单行法为基础,全面回应了我国社会实践、法治实践和司法实践的要求,具有强烈的实践特色。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给出了答案。党的十九大正式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拥有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贫困人口。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特殊重要性,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多措并举巩固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书第五部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选编了4篇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决战脱贫攻坚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阐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主要做法和重大成就,系统总结了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系统回答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
前不久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自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著作92篇,生动记录了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感到,读懂这部权威著作,要在6个方面下功夫。
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面对中华民族日益深重的苦难,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争取民族自由解放、重建民族文化主体性地位、推进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