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这一新的概括,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前提是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和实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当代中国正位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这就需要在制度上破题发力,用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创性地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 这个制度建设的根本问题,开辟了中国前进的制度航道。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贯线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无疑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须注意把握好“六个点”。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重要一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要着眼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群众需求和基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积极探索推进基层治理创新,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